《饑餓遊戲2:星火燎原》劇情介紹
由獅門影業出品,90後奧斯卡影后詹妮弗·勞倫斯領銜主演的新片 《饑餓遊戲2:星火燎原》(以下簡稱《饑餓遊戲2》),11月21日在國內全面公映。作為2012年在全球斬獲了逾6.3億美元票房黑馬的重磅續集,該片備受影迷期待。這一次,女主角凱特尼斯參加了新的饑餓遊戲“世紀極限賽”,玩命指數翻倍,驚險故事一觸即發。
《饑餓遊戲2:星火燎原》基本資料
中文名:《饑餓遊戲2:星火燎原》
其它譯名:《星火燎原 / 燃燒的女孩》
外文名:《The Hunger Games: Catching Fire》
類型:動作,驚悚,科幻,冒險
製片成本:1.4億美元
拍攝日期:2012年9月11日 - 2012年12月21日
片長:146 分鐘
製片地區:美國
導演:法蘭西斯·勞倫斯
編劇:西蒙·比尤弗伊 ,蘇珊·柯林斯,邁克爾·阿姆特
主演:詹妮弗·勞倫斯,喬什·哈切森,利亞姆·海姆斯沃斯
《饑餓遊戲2:星火燎原》劇情介紹
在凱特尼斯和皮塔扭轉乾坤勝利光榮返鄉後,預期的平靜日子卻並沒有到來。總統告訴她必須和皮塔繼續扮演相愛的情侶,甚至必須在所有人的關注下步入婚姻殿堂。原來凱特尼斯在饑餓遊戲的最後關頭,迫使都城改變遊戲規則的舉動,被許多百姓視為反抗都城暴政的象徵,激起了許多人的造反情緒。
為了平服民眾的情緒,掌權者決定籌畫第75屆饑餓遊戲“世紀極限賽”,召集之前每屆獲勝的 “貢鬥士”重新參加角逐。凱特尼斯被逼入更危險的競技場,承受著更大的壓力。
所有參賽者以前都曾贏得比賽,凱特尼斯需要應付的對手都擁有極高的生存技巧和豐富經驗,她和皮塔這一次更懂得結盟的重要性,只是他們必須設法想通誰能信任、誰不能信任。
凱特尼斯要掌控自己的命運,不能做別人佈局中的棋子,她深感要成為一個英雄必須經歷磨難與掙扎,而她心中的最大願望就是回家。
《饑餓遊戲2:星火燎原》影評
饑餓遊戲1上映的時候,我還是很不待見這個電影的,總覺得在照抄大逃殺,又沒有深度,女主角又醜,還拍的不如大逃殺冷硬殘酷。但是第二部卻拍的出奇的好,好到我覺得應該推薦身邊所有人去看。
先談主題,如果要為這個電影加上一個主題曲的話,我覺得應該是槍花的"welcome to the jungle",不僅僅是因為遊戲地點就是在熱帶雨林,最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——回憶直指越戰,死在那裡的美軍不計其數;西方人都有“叢林情結”,槍花之所以唱這首歌,大概是達爾文的理論嚇壞了他們: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換而言之,就是優勝劣汰,作為黨旗下生存的紅色人類,我們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,但是讓那些追求love and peace的虔誠的清教徒們怎麼能接受這種設定呢?但是這種設定又十足的符合人們內在的動物性——殘暴嗜血的獸性、對殺戮的渴望,尚武的情結。因此饑餓遊戲系列算是很經典的dystopia片,換而言之,叢林片。
Dystopia,顧名思義叫做“反烏托邦”,意在描述一個和理想主義烏托邦完全逆反的世界,民主變成暴政、集權,人們像動物一樣相互殘殺。比較經典的dystopia電影還包括《blade runner》(銀翼騎士),《genetic opera》(遺傳學歌劇,漫畫改編),《V for vendetta》(V字仇殺隊),《batman:the dark knight》(蝙蝠俠2),還有《sin city》(罪惡之城)。回到電影上來,說實話饑餓遊戲1的劇情和大逃殺很像,但是相似的只有遊戲模式,大逃殺裡並沒有對整個dystopia的世界觀做出哲學或者政治學層面上的探討,現代社會自相殘殺只是一個背景,而在饑餓遊戲裡變成了電影的主題與目的,導演花了很長時間解釋暴政和起義的緣由,後現代社會選秀節目的媒體畸變,精神偶像(個人崇拜)和大革命正義性的探討,所以我認為很多人拿它來和大逃殺相比是沒有意義的,它不是cult片,應該算是反烏托邦電影。
再說說劇情,從1到2,劇情就像遊戲的副本一樣完成了全面的升級。更加強大的遊戲玩家、更加嚴苛的遊戲規則,更加高科技的角鬥場,更加心狠手辣的反派,當然,還有更加龐大的聯盟。雖然24個只能活1個,但是編劇用想像力告訴了我們聯盟的重要性,什麼叫做自我犧牲,雖然我認為對我們宣揚“人多力量大”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因為我的名字叫“雷鋒”。大逃殺其實是一個選秀節目,大家去電影院,就是奔著看選手們怎麼死去的,這和看“XX好聲音”是一個道理,更加激動人心。
同樣一個大逃殺模式,想要從中獲得改變並不容易,可以動刀的無非是這樣幾個環節:遊戲規則、遊戲場地設置、選手屬性值。遊戲規則發生了改變,從金瓶擲簽選擇青少年變成了往屆所有冠軍;遊戲場地從之前的自然場地變成了人造佈景,增加了電磁場、自然災害等喜聞樂見的情節;選手屬性值也發生了變化,有老弱病殘、有職業選手,更加重要的是他們之間存在感情——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出彩的亮點,我們都喜歡看他們怎麼依依不捨,又是怎麼背叛對方的。但是也有不足之處,比如有些很強大的選手(比如尖牙女)再也沒有出現,我都不知道她是怎麼死的!還有最後大家團結一心了,根本沒有背叛和猜疑。本來應該是多麼讓人興奮的矛盾衝突啊!
再談到遊戲場景設定:我覺得是亮點,非常有意思。比如說天空的穹頂都是人造的全息影像,整個場地是一個圓形的,場地分成12個區域,對應一天的12小時,也是12個區,每一個小時,對應的地區就會發生自然災害:血雨、洪水、變異人面猿、瘴氣等等。時鐘的錶盤是一塊水域,水域邊是沙灘,沙灘是唯一安全的,但是會遭到選手的伏擊。比起第一部,這樣的設定智商顯得很高了。但是正如geek大叔說的,每個系統都有它的缺點,最後女主用外掛一樣的技能射箭短路了整個系統,當時電影院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!穹頂上的機械腳手架倒下來,天空重新出現的場景很美。
直到最後才出現了全片的主題,原來這是一場謀劃的革命,大多數的參賽者都是策劃者,他們不惜自我犧牲保住女主,希望女主充當人民的精神偶像。我喜歡這個理由,因為它看上去非常熱血,我是說,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,誰沒有幻想過參加一場驚天動地的革命呢。而且這也是故事的必然趨勢,遊戲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,女主也不可能第二次在公平競爭中活下來,沒有看過原著,不過第三部應該沒有再一次的遊戲了吧?
此片的服裝設計一直是亮點,我很想給服裝設計師打5分,貌似lady GAGA的主持人的蝴蝶裝很漂亮,女主旋轉起來會燃燒的婚紗也很贊,視覺設計本身就是反烏托邦電影的一大看點之一。從月度來說,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了,電影的唯一缺憾就是節奏控制的失敗,大概是和《哈利波特》一樣的原因,原著的信息量太大,鋪墊太長。總共2個小時左右的電影,遊戲開始之前絮絮叨叨的鋪墊就用了1小時20分鐘,遊戲進行的很草率,只知道人死了,都不知道各自是怎麼死的——反正他們就是死了。以至於我懷疑在後面會選手們詐屍,但是他們沒有,死的很乾淨。還有,最不能容忍的是,遊戲結束,女主活下來,醒過來,知道了遊戲的內幕,一切就結束了。結尾太潦草了!天,這部電影真的有結尾嗎?
不過沒關係,我就當它是上半部,我一定會期待下半部的。總而言之,這是一部突破Lions Gate水準的電影,從B級片水準一躍成為了尚算標準的商業大片水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